盛唐梟雄約萬字在線閲讀,最新章節全文免費閲讀,黑男爵

時間:2018-06-02 01:21 /武俠仙俠 / 編輯:荊軻
甜寵新書《盛唐梟雄》是黑男爵傾心創作的一本美女、架空歷史、傳統武俠類型的小説,本小説的主角李昭,書中主要講述了:第72章 右相國的辦法! 李衝、李飛考場作弊,還誣陷好人,按律加倍懲罰:重打八十大板、在吏部司大門牵戴...

盛唐梟雄

小説主角:李昭

小説長度:中短篇

閲讀時間:約2天零1小時讀完

《盛唐梟雄》在線閲讀

《盛唐梟雄》第72篇

第72章 右相國的辦法!

李衝、李飛考場作弊,還誣陷好人,按律加倍懲罰:重打八十大板、在吏部司大門戴枷示眾六天,而且終生不得出仕為官。

兩個胖子的途算是徹底毀了,併成為了眾人的笑柄。

與此同時,藉着考生們卫卫相傳,很嚏醒常安人都知了,宗室子中出了一個能夠七步成詩的少年奇才——李昭!

……

另一邊,李適之和其他考官用了兩天時間、把九百多名考生的試卷都判了出來,並從中選出一百二十份上佳者,準備呈

當然了,天子理萬機,不可能把一百二十份試卷全都過目一遍,只看十名就可以了。

可還沒等李適之东庸呢,興慶宮的小宦官就來了:‘聖上有旨,詔左相即刻宮議事!’

天子有詔,不敢怠慢!

李適之立刻拿了試卷,和小宦官一起了興慶宮,直奔勤政務本樓而去……

“老臣叩見吾皇萬歲、萬歲、萬萬歲!”

卿免禮平,賜坐吧!”

“謝萬歲!”

勤政務本樓—大殿上,李隆基高踞龍榻,高士侍立一旁,而在御階之下,還坐着三十幾位穿朱紫的大官。

右邊第一位,是一位年近花甲的男子,面如冠玉、美髯皙,氣質儒雅非凡,看着就給人一種

這位是誰呢?

非是旁人,正是當朝右相—晉國公—李林甫,就是人稱‘有劍’的那一位!

哈哈,震驚吧、想不到吧、下巴掉下來了吧……還是那句話:人中也有顏值高滴!

餘者還有尚書右僕—陳希烈!

户部尚書—楊播!

工部尚書—韋見素!

殿中侍御史—羅希奭!

京兆尹—吉温!

……

共計三十餘人,皆是三、四品的朝廷重臣,其中李林甫一佔了十之六七!

而今天,李隆基把重臣們召集在一起,是為了商議一件大事——錢荒。

如今的大唐帝國,社會穩定、百業興旺,商業也是蒸蒸上,就以安城為例,從全國各地匯聚來的商旅不下萬人,東、西兩市天天沸沸揚揚的,成的貨物不計其數。

可隨着商業活的繁榮,錢幣短缺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了,嚴重到了不得不解決的程度,可是如何解決呢?

朝廷上也頒佈過一些政策,可是收效甚微。

這讓李隆基很鬱悶,幾乎到了寢食難安的地步,有所思、夜有所想,因此選拔人才的試卷上,才會出現那策論題目。

當然了,李隆基並不指望那些毫無經驗的考生們,能想出什麼好辦法,要想解決這個難題,還得靠這一殿君臣羣策羣才行!

“右相國,你是當朝第一重臣,關於錢荒之事,可有何高見?”

會議開始,李隆基第一個問到了李林甫頭上,者顯然早有準備,叉手行禮之,不慌不忙的回答起來:“回稟陛下,錢幣不足,則工商不振、百姓難安、國家亦難以富強,為此老臣憂心忡忡,夜苦思之下,倒是略有一點心得。

如今我大唐的錢幣以銅錢為主,故而要解決錢荒問題,必須從銅錢入手的,多多鑄造才是上策,可是我大唐境內的銅礦數量有限,又大都位於山之中,開採極為困難、開採成本又高,縱然大量的加派人手,短時間內也難以增加開採量。

沒有更多的銅錠,也就無法鑄造更多的錢幣了,不過老臣以為,銅錢的數量雖然不能增加,幣值卻是可以增加的;老臣懇請聖上下旨,在開元通之外,另行鑄造新幣,以解決民間錢幣不足的問題,亦可增加我大唐府庫收入,可謂一舉兩得!”

説話之間,李林甫掏出一本奏摺、由高士放在了龍書案上,上面詳論述了鑄造新銅錢的方案,還花了幾個圖樣。

如今流通的開元通,都是一枚一文錢,而新設計的銅錢、大小、份量基本上沒有化,卻是一枚五文錢、一枚十文錢……甚至有一枚五十文、一枚一百文的。

如此一來,以的一枚銅錢,現在可以當成幾枚、甚至幾十枚來使用,也就不愁錢幣數量不足了。

而且對國家也有好處,以一年鑄造三十二萬貫錢,現在改鑄大額銅錢,就等於一年有幾百萬、上千萬貫錢了,無形中增加了國庫收入,有了錢、國家就能做更多的事情。

“右相國之策甚好,臣附議!”

“臣附議!”

“臣附議!”

……

李林甫增加幣值的建議,得到了一眾重臣們的支持,就連李隆基也微微點頭、認為這是一個解決錢荒的辦法。

不想這時候,左相—李適之站了起來:“臣反對,用增加幣值的辦法來解決錢荒,這無異於飲鴆止渴,雖然一時解決了煩,卻會傷害我大唐百年基業;難諸位忘記了,三國時期,蜀、吳兩國鑄造大錢,以至於物價飛漲、民怨沸騰,最終導致亡國的訓了嗎”

李適之不僅反對,還列舉出了實例,原來這種鑄造大額錢幣的辦法、並不是李林甫的首創,歷史上早有人做過了。

東漢未年、三國時期,劉備佔據益州之,為了籌集錢財,擴軍備戰,下令鑄造過‘直百錢’,也就是一枚一百文的銅錢,以取代之的五銖錢!

東吳的孫權更厲害,下令鑄造了大泉五百、大泉當千、大泉二千、大泉五千幾種貨幣,並在民間強行流通。

相反的,北方的曹魏政權卻在努恢復五銖錢、以穩定金融秩序,可惜不到一年就失敗了,五銖錢再次被罷。

接下來,曹魏開用穀物、錦帛作為易的貨幣,寧可讓商業狀倒退幾百年,也活不肯鑄造大額貨幣,是曹魏君臣犯傻嗎,放着現成的辦法不用?

非也,曹魏君臣一點不傻,相反他們更會算遠的大賬!

鑄造大錢,有一利、亦有一弊,而且從遠來看,弊遠遠的大於利。

舉個例子來説,朝廷從百姓手中買一頭牛,市場價格是十貫錢,也就是一萬枚銅錢。

如果鑄造大泉五千那樣的貨幣,朝廷同樣買一頭牛,只付給百姓兩枚銅錢就可以了。

問題是,兩枚銅錢的實際價值,能和一頭牛真正的等價嗎……這就是一種相的經濟剝削,久而久之,必然導致物價飛漲、民怨沸騰,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,這樣的政權又豈能久呢?

歷史上,吳、蜀兩國亡於北方的魏晉,失敗的貨幣政策是重要原因之一!

“左相國未免誇大其詞了吧,老夫提議新鑄的幾種錢幣,幣值並不算太大,只要謹慎一點,適量鑄造,對國家只會有益不會有害!”

“哼,適量是多少,今鑄一點,明再鑄一點,數量只會越來越多,早晚會危機江山社稷,須知千里之堤潰於蟻!”

“左相國危言聳聽了,我大唐君聖臣賢,皆通治國之,絕不會濫鑄錢幣、危害百姓的的。”

“哼,君聖不假,臣賢則未必,再説誰又敢保證,世之君個個如聖上一般英明呢?”

……

大殿之上,李適之和李林甫爭吵了起來,一個堅決反對鑄造大額貨幣,另一個認為適量的鑄造大額貨幣對國家不會有害,還能解決錢荒的問題。

各執一詞,爭論不休!

龍榻之上,李隆基雙目微閉,一言不發,卻在心中權衡着左、右兩位宰相的意見,誰的更加可取一些?

錢荒問題越來越嚴重,不盡解決是不行了,鑄造大額錢幣不失為一個辦法,可是李適之的擔心也不是多餘的,難就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嗎?

另一邊,眼看無法駁倒李適之,李林甫及其羽們改戰術了。

“左相國堅決反對鑄造新幣,莫非有更好辦法不成?”

“沒錯,自己想不出辦法,又不肯接受別人的辦法,莫非就眼睜睜的看着錢荒越來越嚴重,危害我大唐江山不成?”

……

“哼,老夫不才,卻有幾個辦法可以緩解錢荒!”

“哦,左相國有何良策,朕洗耳恭聽!”

聽説李適之有解決錢荒的辦法,李隆基立刻睜開了眼睛。

“回稟陛下,解決錢荒,猶如治,堵截實為下策,疏導才是上策,臣有四個疏導之法:

其一,我大唐的金、銀、銅礦分散各地,有的由地方衙門負責,有的由私人挖掘,管理混,沒有法度,且盜挖盜採的事情非常猖獗;故而老臣建議,在工部之下設置礦監司衙門,專門負責全國礦產之事,並任命礦監若人,分度各地、監督開採之事。

老臣反覆計算過了,若是管理得法,同時加派人手,全國每年金、銀、銅的開採量,增加三成以上不是問題。”

增加三成的礦產,也就意味着增加三成的錢幣鑄造量,看似不是很多,可放在全國而言就不是一個小數目了。

“好、好,左相國這個辦法甚好,各地礦產的事情是該好好的管理一下了。”李隆基點了好頭,對李適之的第一個辦法很意。

(本章完)

(72 / 130)
盛唐梟雄

盛唐梟雄

作者:黑男爵 類型:武俠仙俠 完結: 否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詳情
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